楞严经原文网
楞严经原文网
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
主页/ 布衣百姓/ 文章正文

佛教典籍真如某些人说的那样难读难懂吗?

导读:佛教典籍真如某些人说的那样难读难懂吗?佛教的大小乘经典,非常之多,而佛经是大规模的文字结集记载,是在佛灭度后数百年间的事儿。初期的佛经,多半是靠口头传诵的,由于印度自古以来,对于圣书都是靠师徒口传...
佛教典籍真如某些人说的那样难读难懂吗?

佛教的大小乘经典,非常之多,而佛经是大规模的文字结集记载,是在佛灭度后数百年间的事儿。初期的佛经,多半是靠口头传诵的,由于印度自古以来,对于圣书都是靠师徒口传,所以养成了印度民族,强记的习惯与能力,一个学者熟背数十万颂,乃是平常的事。

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对于佛经应该具有极崇高的虔诚。流行于现世,确有史实可考都值得人们去信受奉行,因为各种典籍的主要思想都是正确的,对一般人来说,不得怀疑佛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佛教主张人人皆可直接去理解佛法,如若遇到理解不透的所在,最好请教有素养的法师,断不可自行妄断佛经义理;因为有许多属于境界上的名词及观念,如果不通过多看佛经是不容易看通透的。

佛教典籍真如某些人说的那样难读难懂吗?其实不然。

佛教经典很多,中国翻译了一千年,也不能确知究竟译出几万卷。而现在的一般学佛者,由于他们看的佛书太少,同时也没有看到大部的佛经,比如《大般若经》,《大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他们可能从未见过,至于《阿含经》看的人就更少了。

其实,如果真想看佛经,应该先从《阿含经》看起,接着看《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般若经》,由浅及深,又不会觉得佛经晦涩难懂。

佛经是以故事题材的文学笔触,写出佛教的思想与境界,善于用形象的描写即比喻来表达抽象的境界。佛经重在传真,重在正确,而不重在辞藻文采;重读者易解,而不重在古雅。故译经大师,以不加文饰,令易晓,不失本意相勉励。

鸠摩罗什译出的经,最重要的是《大品般若》,而最流行又最有文学影响的却是《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在文学界与美术界影响极大,因为它属于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

《法华经》虽不是小说,却是一部富有文学趣味的书,其中有几个寓言,可算是世界文学中最美的寓言,在中国文学上也曾产生不小的影响。

《佛说行赞经》是佛教伟大诗人马鸣的杰作,用韵文讲述了佛陀一生的故事。

《华严经》末篇《入法界品》,占全书的1/4以上,写了善财童子求法的事,过了一个城又一个城,见了一位大师又一位大师,宛如演绎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剧情。

另一方面,如果读到大小乘诸家的论点,那就真的要使你大伤脑筋了,特别是大小有宗的论著,那些陌生的名词,那些精密的结构,那些深邃的思想,若非有了相当高的佛学素养,看了也仿佛是在看天书一般,纵然是学佛数十年的老修行,如果不曾有过哲学思考及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只能望书兴叹而已。

诚然佛教典籍,是具有思想的佛学论著,是用来研究用的而不是通俗的,从传播方式上来说,佛教是绝对赞成文艺化和通俗化的。

每一个修行者与佛法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缘分,不管在修行上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坚定不动摇,保有一颗虔诚的心,法法皆通涅槃城。浅的是深的基础

,深是浅的进展。当然对于出进佛门或是将进佛门的人来说,还需要与佛的愿力相应,这样用智慧修学佛法,才能渐修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