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楞严经原文网
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
主页/ 五福临门/ 文章正文

他与玄奘不分伯仲 皇帝曾经兴兵十万去硬抢

导读:他与玄奘不分伯仲 皇帝曾经兴兵十万去硬抢克孜尔千佛洞前的鸠摩罗什像人物简介:鸠摩罗什(344年—413年),东晋时后秦的高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博通大乘小乘。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入长...
他与玄奘不分伯仲 皇帝曾经兴兵十万去硬抢

克孜尔千佛洞前的鸠摩罗什像

人物简介:鸠摩罗什(344年—413年),东晋时后秦的高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博通大乘小乘。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入长安,后与弟子译成《妙法莲华经》《佛说阿弥陀经》《中论》《百论》等。所译经论影响巨大,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佛教传入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而其在中国的传播,又与丝绸之路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佛教是迄今为止“一带一路”上最大的文化交流成果。

在“一带一路”上传播佛法的人,“走出去”的代表不少,唐朝的玄奘、鉴真都是鼎鼎有名的中国僧人;而要说起“走进来”的人,则当属鸠摩罗什最为有名。作为中国古代与玄奘、真谛齐名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的佛学经典在中国译经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天生慧根

公元344年,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大国——龟兹。早在两汉之际,龟兹就是丝路上的重镇,每天来往的商人、使者、传教者络绎不绝。到了晋代,佛教逐渐流行,龟兹也兴建了许多寺庙、佛塔。

鸠摩罗什的家世也和佛有不解之缘。他的祖先是印度贵族,世袭国相高位。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很聪慧,却在要接替相位时毅然皈依了佛门,沿丝绸之路,跑到了龟兹,并被龟兹王奉为国师。这位贵族国师立刻吸引了龟兹王妹的目光,让向来眼高的王妹主动以身相许。但无奈国师不干,龟兹王就逼迫国师娶了王妹,也就是鸠摩罗什的母亲。

鸠摩罗什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领悟力和洞察力异于常日,于是就在附近雀离大寺请斋听法,竟然自通了梵语。这让王妹觉得自己与佛有缘,执意要出家为尼,但是好不容易适应了世俗生活的国师没有允许。后来,鸠摩罗什和弟弟弗沙提婆相继出生,有了两个孩子的王妹又一次动了出家的念头。一天,她在城外看到了坟冢上枯骨纵横,感觉万事皆苦,誓要出家,若不许可,就绝食!这次她非常决绝,绝食六天六夜,国师无可奈何,就让她剃发、受戒,出家为尼了。

母亲出家的决定也改变了鸠摩罗什的人生轨迹。公元350年,7岁的鸠摩罗什随母出家,学习小乘佛教的《阿毗昙经》。小乘佛教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虽然年幼,但鸠摩罗什能日诵千偈(即佛经中的唱词),偈有32字,共32000言。

鸠摩罗什9岁时,随母亲来到了小乘佛教中心、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罽(音同寄)宾国(现克什米尔一带)。他在那里碰到了一位大师——盘头达多。盘头达多号称“才名博识,独步当时”,鸠摩罗什就跟着他系统地学习了小乘佛教的理论。

3年后,学有所成的鸠摩罗什随母亲回龟兹,在路上碰到一个罗汉,这个罗汉看见鸠摩罗什非常惊异,就对他母亲说:“好好照看这个沙弥,这个沙弥若是到35岁不破戒的话,当大兴佛法,必成大器。”

回龟兹的路上,母子二人经过沙勒(即疏勒,现新疆喀什),在此停留一年。当地有一个叫喜见的僧人向国王提议让鸠摩罗什升座讲经,认为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本国的僧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二是也让龟兹王知道,鸠摩罗什是我国培养起来的,必然尊重我国,促进两国友好交往。国王高兴地同意了,后来,龟兹王果然遣使通好。

在沙勒期间,鸠摩罗什不但博览五明诸论及阴阳星算,还完成了他佛学人生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他师从莎车国的名僧须利耶跋陀和须利耶苏摩兄弟。其中,苏摩“专以大乘为化”,对他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与小乘佛教强调自我解脱不同,大乘佛教基本特征是力图参与和干预世俗生活,强调一些修行应以自利、他利并重,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因此,大乘佛教有适应性强的特点,深受底层民众欢迎。在系统学习之后,鸠摩罗什便从小乘转向了大乘,此后终身不变。

鸠摩罗什回到龟兹后,受到龟兹王的礼遇,也吸引原来小乘的师傅盘头达多前来辩难,鸠摩罗什与其辩论了1个多月,方使盘头达多信服,并反过来拜鸠摩罗什为师,学习大乘佛教的理论。

被俘的高僧

公元363年,20岁的鸠摩罗什受具足戒,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资格。龟兹王给予他极高的礼遇——为他打造金狮子座,铺上大秦(即罗马)产的锦褥,让他上去讲经说法。他升座时,龟兹的达官贵人都跪在旁边,让他踏着他们的脊背登上讲坛——这个礼遇后来成为一种仪式,200多年后,玄奘被高昌王邀请讲经时,也是登着高昌王的脊背上到法座上的。

母亲看到鸠摩罗什学有所成,便安心地前往天竺了。离别时,她还不忘谆谆教导儿子要把佛法传到东土。之后的20年,鸠摩罗什一直在西域传播佛法,直到384年,前秦大将吕光西征,才为他打开了沿着丝路将佛法传入中原的大门。

当时的中原已是十六国时期(304—439),前秦(350—394)统一了北方。在思想界,在汉末儒家正统观念崩溃后,魏晋玄学兴起,由于玄学崇尚清谈,甚少务实,远离政治和底层民众,所以作为一种“接地气”的新思想,佛教就趁机全面发展起来。为争取民众,十六国的各个政权都争相延揽高僧大德。

前秦建元十三年(377),有太史报告给前秦君主苻坚,说夜观星象,当有圣人来辅佐,得之者昌。苻坚听说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就遣使求之。公元378年,前秦大军攻陷襄阳,将释道安迎接至前秦,奉为佛教最高领袖;383年,他又派大将吕光西征,特意嘱咐“贤哲者,国之大宝”,指明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得到鸠摩罗什。384年,吕光攻陷龟兹,俘获鸠摩罗什。这一年鸠摩罗什41岁。

吕光一看鸠摩罗什比自己还小6岁,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还强迫他娶龟兹王的女儿,想让他破戒。见鸠摩罗什拒而不受,吕光就用计把他灌得酩酊大醉,与龟兹王女儿关在一个密室里。在酒色的夹攻下,鸠摩罗什就破了戒。

正当吕光准备带着鸠摩罗什东归的时候,前秦的形势已经大变。苻坚先是在淝水之战(383)中大败,之后在385年被姚苌勒死在五将山。早有异志的吕光趁机自立,在姑藏(现甘肃武威)自称凉州刺史,年号太安,史称后凉。鸠摩罗什就这样留在了后凉,他每日诵经,积极学习汉语,为以后成为译经大家打下基础。

鸠摩罗什译经

同时,杀死苻坚的姚苌也建立了一个国家——后秦。姚苌和其子姚兴都是惜才之人,两人都曾邀请鸠摩罗什前往后秦,但每次都因为后凉不放而未能成行。直到401年,姚兴用武力使后凉归降,鸠摩罗什才得以前往后秦——这时他已经58岁了。

姚兴崇佛信佛,对鸠摩罗什待以国师之礼,把鸠摩罗什安排在长安西明阁和逍遥园,让他可以安心带领众多弟子译经,还专门给他设置了译场——这是第一个由国家出面组织的译场。参加译经工作的沙门约800人,全部由国家供养。

姚兴担心鸠摩罗什死后后继无人,就跟鸠摩罗什商量能否留下“法种”。一次,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讲经,姚兴带领群臣旁听,忽然鸠摩罗什走下法座,对姚兴说,有两个小儿登我的肩膀,欲去除这个魔障,需要妇女来解除。姚兴心领神会,就给他送去宫女,竟“一交而生二子”,后又给他送去妇女10人。

本来鸠摩罗什之前就被吕光强逼着破了戒,这时索性搬出僧坊,与妻妾过起了小日子。他手下的弟子们也都想仿效,鸠摩罗什想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个装满了针的钵,说有本事把这些针吞到肚子里的人就可以娶妻生子,然后他自己若无其事地拿起针就吃。这下众僧信服了,没有谁再嚷嚷着娶妻生子了。

不过,鸠摩罗什也知道,自己破戒之事定会遭后人诟病,所以在讲经说法时,其口头语必先说明:“譬如臭泥中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享年70岁,火化时,“薪灭形碎,唯舌不灰”,这正是其圆寂前的遗愿:若所译经文无谬,则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后世影响

在后秦的十几年间,鸠摩罗什与弟子翻译了多部大小乘经、律、论,《祐录》列为35部294卷,《开元录》勘定为74部384卷,现共存39部313卷,留下了《妙法莲华经》《佛说阿弥陀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译作。他翻译严谨,“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加之他梵、汉文兼通,所译经文文笔流畅、朗朗上口。所以他的佛典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鸠摩罗什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培养了众多弟子,著名的有“四圣”,即道生、僧肇、道融、僧叡,还有“八俊”“十哲”等,以这些人为核心组成了800人僧团,后又相继扩大到3000人,直至5000余人,形成了全国“事佛者十室而九”的局面。

庞大的弟子僧团使佛教义学迅速传播,并使佛教与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很多佛教派别。后秦还建立了僧官制度,这在国家的制度建设上,又是一个创新。后秦共设僧正、悦众和僧录三个官职:僧正主要对僧尼进行教化和戒律约束;悦众管理僧尼的日常事务;僧录主管僧尼帐籍。由国家来直接管理僧团和寺庙,说明国家权力往佛教基层的渗透,推动了教团世俗化的进程,此后,由中央委派的僧官形成制度,历代相沿。

鸠摩罗什所处的时代正是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佛教的迅速发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交融的时期。在鸠摩罗什之前,人们对佛典不甚了了,甚至以玄学的“有”“无”来理解“般若”(梵语的译音,意为智慧)思想的“空”,形成了“六家七宗”的解释局面。鸠摩罗什重新翻译了般若经典,对之前的翻译错误或含混之处,做出纠正,用最新的观点来解释佛典,破除了各家解释错误的局面。这些经典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在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日本、朝鲜等国流行的弥勒信仰,和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有莫大关系。

每个时代都呼唤伟大人物的出现,正当中国第一次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的时刻,鸠摩罗什从丝绸之路上翩翩走来。

他传奇的经历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也点亮了丝绸之路上的灿烂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