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宝藏经》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早期佛教经典。它名为“经”,实际上是一本宣扬佛教义理的故事集,全经由121则故事组成,内容涉及佛陀前生故事,以及佛弟子与其他关系者的前生故事、譬喻故事和因缘故事,主要宣扬小乘佛教思想,见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于北魏延兴二年由西域沙门吉迦夜和昙曜一起译出。《杂宝藏经》大多取材于印度民间故事,或是由印度民间故事改制而成,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但它毕竟是佛经,不同于一般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负载着特殊的宗教使命,是为宣传佛教教义服务的。深奥艰涩的佛教义理难以为普通教徒和民众所理解和接受,而采用说故事的形式将深奥的佛教义理用浅近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这对于佛教的传播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宣说佛教教义的需要,《杂宝藏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意方式、叙事手法和结构模式。
《杂宝藏经》用丰富多彩的表意方式传达佛教义理,许多故事具有多重主题和丰富的隐性含义,大大扩充了经文的思想容量,更增添了这部佛经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佛经故事的基本意义就是故事内容所显示或启示的佛教教义或教诫。为了扩大故事的思想容量,在有限的篇幅中宣说更多的佛教义理,《杂宝藏经》的许多故事是复合主题,叙述者借故事中的情节、事件和话语传达佛教所宣扬的多个思想观念,可谓以一当十,故事简短,而涵义深长,就题旨和内涵而言,故事的思想容量都非常大。
《杂宝藏经》故事一般用两种方式揭示主题。
一种是直接宣说法,用情节、事件、人物行动、人物话语或叙述者话语直接点明主题。另一种是间接宣说法,将主题隐蔽在故事的某个成分之中,需要读者通过对故事的解读、感悟发掘出来。《杂宝藏经》以直接宣说主题的篇目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