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楞严经原文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贤清法师/ 文章正文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七

导读:《法性基础》之七——《心经》网络课堂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已经跟大家分享“自在”它的一个特点就是缘起的互动,是双方的一个相互作用。就这个相互作用而言,我们到最后提炼出人和人相处的三种关系:业与业的互动、心与业的互动,以及心与心的互动。当然最终我们想要的那种自在的状态应该对应的就是心与心的互动。因为一般来讲,我们说的业的概念往往和一个核心的要素相关,这个要素是什么...

  《法性基础》之七

  ——《心经》网络课堂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已经跟大家分享“自在”它的一个特点就是缘起的互动,是双方的一个相互作用。就这个相互作用而言,我们到最后提炼出人和人相处的三种关系:业与业的互动、心与业的互动,以及心与心的互动。当然最终我们想要的那种自在的状态应该对应的就是心与心的互动。因为一般来讲,我们说的业的概念往往和一个核心的要素相关,这个要素是什么呢?惑!有“惑”的参与这个业就成立了。如果没有惑,它是一种无我的状态里边,这样一种业的状态跟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性质上有截然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一般就很难用业去描叙它了。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七

  一般来讲那些圣者,尤其是阿罗汉,他们在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叫做“不受后有”。“有”,是一种业的别名。但这种“有”,对感果有大势力。他如果处在有位的话,下一生一定会轮回的。因为这个业即将成熟了,但是这一生如果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过去的业该净化的净化掉了,这一生就不会再造作新的业——轮回的业。这代表他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和“无我”相应的。所以他所做的任何事情,已经没办法形成一种力量——这一种力量在重力场中,在引力场中,在轮回场中,对这个生命形态已经没法发挥作用了,到最后他就超脱了。

  那样一种状态,我们在生活中是可以去体会,去体会那种生活非常充实的状态,就是我们非常专注、非常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不会觉得说,我做了很多事情啊,这个事情你们要认可我啊,哎呀怎么样子,这样所有这样一种性状就远离了。其实这件事情,如果我们投入、专注,一心一意去做的话,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评价,到最后有什么回馈,这都已经不重要了。这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代表着当时我们造业的状态就和“无我”相应。它的收获,它的回馈就在投入的当下,已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丰满和踏实感,那时候是最好的回馈。

  这是上一节课给大家重点分享的这样三个关系。这三个关系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其实跟这个是非常相似的,叫做“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就是圣人跟整个众生共业的一种互动,而且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他的心和众生的心,这个众生的心,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他顺乎民心,那就要和道相合才能顺应民心。西方民主讲什么呢,讲民意,我们作个民意调查吧,通过调查问卷就回应上来了,可是对我们来讲的话是民心。这个民心你调查不来。各位你怎么去调查民心,不容易调查。这个民心是需要很高的人,一种智慧去观照,去深切体察到社会的需求、民众内心深处的需求,共业的方向他能感知到,他能够顺着这个潮流把众生的共业引到合乎道的历程里面去。这就需要非常高的智慧来去做这件事情。

  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在这个“自在”上面再继续挖掘一下。我发现已经自在到不自在了,越来越感觉到佛法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字,如果我们深入挖掘的时候,确实可以发现一个字就够了,过去说一句佛号就够了,现在发现一个字就够了,如果我们深入去挖掘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的内涵都在这个字、这个词里面可以体现出来,所以我们现在多挖掘一些,那么以后在学的时候,彼此之间贯通的时候来得更为水到渠成。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自在”的另外两个角度的理解。这两个词,至少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大家只要在这儿听到以后,肯定是没办法拒绝的,肯定会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的。这两个词是什么呢?一个叫动态平衡,一个叫整体直观。

  什么是自在?如果我们用佛法去诠释就是不被烦恼和业所束缚,你可以这样去解读它,但是没有人理会你。这个“自在”它要去融入我们的生活,你要去体会它什么叫“自在”,用我们现在的一种语境来去理解它的话,我发现另外两个词可能比较好的来诠释“自在”这个内涵。一个就是动态的平衡。什么是自在呢?自在就是平衡,不平衡就不自在了。但是这个平衡是个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正是因为它是动态,所以你要非常地谨慎,一不小心不平衡了,失去平衡了,这个自在就失去了。想到这个平衡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在头脑里会不会想出一个什么形象出来?

  学员A:翘翘板。

  法师:翘翘板,还有呢?

  学员B:走钢丝。

  走钢丝,还有天平,还有这个秤。秤啊,你看我们买东西。过去用那个秤称东西的时候,他绝不会给你等三秒钟,差不多就给你了。(法师笑)一等那就掉了。你要想绝对平衡,那是不可能的。它只可能在一个短时间内是短时间的平衡,对这一点大家都有默契,买者和卖者都共许说:“可以”。谁也不会在那里较真说:“你一定要超过一分钟,我才能认为你平衡了。”这个就没有意义了。动态平衡,差不多就可以,差不多、差不多——那就是动态平衡。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整体直观,整体直观就是自在的状态。和整体直观相对应的是整体,那就是局部。直观失去了,多了人的什么? (学员:主观)。主观?偏见?多了人的分别!局部的分别加大了,局部的执着增加了,整体直观失去了。局部执着增加了,所以人跟人的斗争增加了。一个团体内部,团体和团体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凡是这样一种状态,斗争对立的状态都是因为双方整体直观都失去了。如果有一方整体直观没有失去,一定可以转化了,最后一定是可以融化的。

  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古人他之所以有那么高深的智慧,现在我们有很多学科,无论研究多深入,你要再回归这些境界的时候,你找不到古人道相互违背的地方,这些看待宇宙万物人生的时候没有矛盾,你找不到矛盾。过去古人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子学科研究那么细,但是你找不到矛盾,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整体直观。它是一个整体的格局来看待这件事情,所以局部的事情你只可以吻合它,不可以违背它,这是“道”决定的,我们先大体上理解这样两种状态。动态平衡和整体直观就是自在,失去了动态平衡和失去了整体直观,人就不自在了,生命就被局限住了。这是今天重点要跟大家分享这两点,那现在我们一点点来。

  先看第一个动态的平衡,因为在我们印象中谈到平衡的时候,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整体上有整体的平衡,但是我们在谈整体平衡的时候,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的时候不容易谈,所以一般来讲它平衡的时候只有两个要素:天平是一个平衡,翘翘板两种力量的对比。就主客观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现在主要在谈两个要素之间。这两个要素之间,在我们过去概念里面一般来讲都是一对范畴,这一对范畴在世俗的观念里面,在我们世间人的观念里面往往是对立的。比如说:黑、白是对立的。现在是我们的黑夜,白天来了是白天。白天、黑夜大家觉得这是一对范畴,这一对范畴是不是有你没有我,有我就没有你,是不是这种关系?

  学员A:是。

  法师:是啊?没有问题啊,那就不要改口啊。后来有不同的答案?说说看。

  学员B:黑白一样。

  法师:黑白一样,没有分别了?那是什么分别呢?

  学员B:我总觉得,就是天黑了太阳也是存在的。

  法师:天黑了,太阳也是存在的,那当然了。我们现在黑夜,那美国现在是白天,太阳跑到美国那边去了,它是存在呀。但是能这样理解吗?黑夜和白天是不是一对彼此之间完全对立的范畴,有我没有你,有你没有我的一种范畴?

  学员C:有黑才有白的那种。

  法师:有黑才有白,有白才有黑,所以白是相对于黑来言而界定的一个概念,黑是相对于白来界定的一个概念。如果一直是白天的话,我们也不要叫白天了,太阳因为一直存在,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叫名字。所以这个“名言”,如果没有这个对立,首先“名言”就没有了,这是“名言”概念上的安立。这是一对范畴。就相当于说这个秤一样,有秤砣和秤盘,如果离开这个秤盘的话,秤砣就成了一块铁了,它就不叫秤砣。砣是相对于盘来而安立的。只有把这个秤砣放在秤上面,才发挥了秤砣的作用,我们才假名安立它叫“秤砣”。不然的话就是一块铁,铁的话反正什么形状都没关系了。这是一对概念,好,这是一种回应,还有没有呢?

  学员D:角度不同。

  法师:角度不同,怎么说呢?

  学员D:在人的角度看,就像自己看自己的身体,实际上说……

  法师:对于猫来讲的话,可能白天变成黑夜了,黑夜变成白天了,对不对。有些动物喜欢晚间出来,你看那个蟑螂白天藏起来,晚上也搞不清楚没有灯它怎么不会碰壁?怎么不会跑到水里去?它还挺准确。我们不知道它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我们不知道它在黑暗里面看到了什么。或许它的眼根、它的感知度刚刚好不能太强,太强烈对它来讲失去效用了,有一点点弱刚好适应它的眼根,它可能去照,刚好对它来讲就是光明。我没有研究过,我现在是猜测的啊,大家感兴趣可以研究一下。角度不同,这是第二个回应了,还有没有呢?

  学员E:是互相依存的吧。

  法师:互相依存的,怎么讲呢?这互相依存怎么讲呢?

  学员E:就是它们是交替进行的——白天和黑夜。

  法师:交替进行的和相互依存的,这是一个概念吗?大家想想看啊,我们用筷子,筷子用完以后用勺子,这是交替但不相互依存。但是一双筷子的两根筷子,这是相互依存的。这是空间上同时成立的,这叫相互依存。相互交替是个时间概念,如果是相互交替的话,白天黑夜相互交替没有问题,但你要说相互依存,你要解释为什么要相互依存?老师和同学是相互依存,学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老师就没有学生了。这是个相互依存的空间的概念,那白天黑夜是相互依存,怎么去认识它呢?

  学员E:就像高下相倾那样。

  法师:高下相倾?高下,你说它高,原因是有个比它矮的东西在这儿给它定标准,对不对?你说白天,其实有一个黑夜在那儿支撑着它们。这个其实和刚才的名言的安立已经有所相近了。在这儿给大家从物理上来分析一下,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件事情其实是相互依存的,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同时存在的。

  我一画大家就清楚了,这个是我们光明的来源——太阳。太阳照到地球上面来了,这个地球?怎么看怎么小啊,是因为太阳画的太小了,太阳不大,大家要进入一个整体直观哦,不要局部直观,我们现在看太阳,那是虚幻的,我们要站在太阳、地球之外看,那太阳是非常大的,地球是非常小的一个球。

  整体直观跳出来看太阳在照射的时候,光线是这样照过去的。好,我们选择一点,就是正中的时候,中午大概十二点左右的时候,太阳正照在我们下面的时候,我们这一点,光线是最强的时候。如果地球再去转的话,那么这一点就慢慢开始偏离了。它慢慢偏离的时候,这白天白的状态就慢慢开始降低了,慢慢降低了,降低的时候到这一点可能会发生一些转折,但这种转折它不是一个极点,就是它不是一个跳跃,而是一个连续的,连续之后啊,大家想想看,这一点和这一点的状态一样吗?(学员:不一样)肯定不一样,所以即便是黑夜,黑的状态也不一样。晚上十点钟和凌晨一、二点钟,黑夜的状态肯定是不同的。为什么黑夜的状态不同呢?为什么?(学员:光照)对呀,因为有光线的强度不同,所以你会发现,整个的白天黑夜都有光线,只不过光线的强弱不一样而已。

  黑夜和白天如果我们不去微观上去认识的话,慢慢形成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就是有黑夜,就是有白天。黑夜白天截然分开,黑夜里面没有白天,白天里面没有黑夜。可是,当我们去微观上去认识它的时候,你找不到没有黑夜的白天,也找不到没有白天的黑夜。或者我们用一个更根本的定义来界定它的话,就是白天之所以白,就是因为有光线,黑夜之所以黑,是因为光线变弱了。

  光线强弱的变化就变成了黑夜和白天这两个名言,这二个事物看似截然相反的事物的一个对立,其实它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宏观上的两种状态,或是微观上的无数的状态的一个逐渐变化。所以黑夜和白天在这种程度上,它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离不开的,不是交替。你交替的话,你还认为是两件事物,它不是交替,它是同时,就是那个一体的,一个状态里边它有光线强弱,这个光线强弱如果你认为它是两个要素的话,一定是这两个要素的叠加,白天占了多少,黑夜占了多少,你给它一个百分比,一组合就组合成当下我们的状态。

  现在可以理解了?可以理解了。(学员:可是那个,没有照到的那一面都是黑夜,那就没有白天?)没有照到的这一面都是黑夜?数学学的好像不怎么好,回去算算吧!

  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样照下去的话,这一点的状态和这一点的状态(法师指示黑板上的示意图,是不同的两个点),明暗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它是会有黑暗面,但有黑暗面的话,那个黑暗面上的点,它所感受到的光线的强度也是不同的,有光。所以我们现在即便没有月亮(上课时是晚上八点),太阳正在照在美国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光,太阳的存在。如果用我们眼睛的感知,或者说以现在我们根身去感知的话是没有办法感知到的,但是你要用更加微弱、更加精细的仪器去探测它的话,光线感光度肯定是不同的。这就是黑天和白夜,首先你名言上安立了这样一个事物叫白天叫黑夜,然后你把它对立起来了,其实你根本找不到白天和黑夜,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事物连续变化的过程。

  现在可以理解了吧?可以理解了吧?还没有底气。这个一定要理解,这个不理解的话,下面我们探讨那个概念,就更加理解不了。(学员:法师,这个就像善与恶吗?)

  刚好要谈善与恶的问题。因为《圣经》里边讲,上帝刚一开始就创造了大地和天,但它描述叫earth和heavens,earth是地球,heaven是天堂,但是到后来又形成了sky天空,这个我们不管,上帝到底最初造了什么。但是他确实会发现了……有什么问题(现场学员举手发言)?

  学员A:法师,我问一下地球上的光。您的意思是不是永远没有百分之百,也没有百分之零,然后它只是无限区域的百分之百和无限区域的百分之零?

  法师:没有百分之零这件事情,大家可以知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有百分之百,这个概念就不好理解了。百分之百是一,一就是一个标准,你要拿什么作为标准?如果我们拿中午十二点的光线作为标准的话,那它就是最强,其他都是低于一的状态,但低于一的状态不可能是零,因为光线有对它作用,这个里边一定有的,所以这个概念是这样一个关系。

  学员B:法师,其实可不可以理解为是用黑夜和白天来区分一下同一种事物所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

  对,可以这样讲。阴阳嘛,一个事物啊,万物负阴抱阳,这个负阴抱阳——负,背着;抱,前面抱着。背就是背上有,后面有前面有,共同来组成这样一个物体。任何一个物体都是阴阳的平衡,阴阳就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所以不可能存在一个纯阳、纯阴的事物,这是不可能的,冲气以为和,阴阳的和合产生了万物。

  我们接着刚才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要黑白和善恶联系起来呢?大家知道,我们所有这些伦理观念,善恶属于伦理道德观念,它不离开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好多人的伦理观念里面的东西,它无形中是借助了我们自然环境的一种影响,慢慢形成了我们心理的一种结构。所以我们往往把白天比喻成善,比喻成光明,给人带来温暖;往往把黑夜比喻成邪恶,给人带来恐惧。不是我们比喻,上帝就是这么说的。最初他就发现,刚开始创造天和地的时候没有光线,那个时候宇宙一片混沌,这个时候上帝想说,让它有光吧,光就出现了。上帝一看说,光好啊,然后就把光跟黑暗给它Separate——分裂、分开了,于是有了白天和黑夜。

  在上帝看来这个light是good,但他没有说darkness is bad。可是他已经界定了说light is good,所以我们自然的解读就认为darkness is bad,对不对?这个good 和bad就成立了,好、坏这就是人的价值观念。人家白天、黑夜招你了惹你了?你就非得给人家界定个bad是坏的,人的好恶取舍就这样产生了。

  好,我们现在来集中看一下善恶这一对概念,它们是不是也像白天黑夜一样相互依存,或者善恶就是截然对立的两个事物?就这一点大家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两个是两个事物?还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

  学员A: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

  法师:一个事情的两种状态,善是什么状态,恶是什么状态?

  学员B:善是一种向上的光明的状态。

  法师:善是被太阳照耀的一种状态,恶是被黑暗笼罩的状态,所以现在我们要关灯出去,这个屋就变成恶的啦?我们现在被这个灯光照着就是善的,对不对?所以那个蟑螂很恶啊,然后我们就买药把它杀掉了,你是善的吗?善良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光明的一种状态,恶是一种向下的不光明的不积极的状态,是吧?这不是截然对立的吗?

  学员C:从理性上来说这应该是一体的两面,但从感性上来说它们就是对立。

  法师:从感性上来说白天黑夜就是对立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善恶也是一样,有善就没有恶了,有恶也就没有善良了,对不对?

  学员D:我们心如果放在一个善良的事物上,你的恶就出不来。但是你如果放在恶的事物上,善念也生不起来。从这点来说,它又是对立的,因为我们的心只能装一样。

  学员E:以社会道德中心的两端。

  法师:社会道德标准为中心的两端,这个社会道德的标准是什么?

  学员F:就是群众利益 (众笑)。

  法师:群众利益,大家都是以老百姓的民众的福利为标准,极大的去利益老百姓就是善,极大的损害老百姓就是恶。是这个意思吧?统治者处境很弱势啊。

  怎么去理解?现在如果做以前的探讨的话,大家现在已经倾向于认识为善恶其实是一体,一件事情的两种状态。那么你怎么去理解它?我们在定义它的时候又很容易界定为善是一种状态,恶就是它状态的反面,这又是一个对立的,怎么去理解它们呢?肯定跟我们的黑天白夜理解是不一样的啊,对不对?相互依存的状态不同啊,怎么理解呢?

  学员G:也是一种光照的问题,你心中善的力量也是一种能量,正的能量足的时候就是这种状况。

  法师:有没有恶?那里面有没有?

  学员H:恶也有,就是说它……

  学员I:必须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要是没有标准的话就没有善了。

  法师:标准在哪儿?

  学员I:标准就是人们自己心中的善恶。(众笑)

  学员G:不考虑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善的,当你更多的是自私的时候就是恶的。

  好,这个概念探讨起来那是比较……,如果我们把概念给界定清楚了,结论就出来了。刚才界定的是向上的积极的是善,向下的不积极的就是恶,这样界定的话肯定是截然相反的,不用说有我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我。除了这种定义之外还有什么定义?

  学员A:两个人相互帮助的时候是善,相互伤害的时候就是恶。

  法师:两个人相互帮助的时候是善,相互伤害的时候就是恶。

  学员A:如果一个人肯定是没有善也没有恶。

  法师:你自残的时候是善是恶?

  学员A:应该也没善恶。

  法师:也没有善恶?你自残试试看有没有善恶?(众笑)

  学员A:如果对别人没影响的话没有善恶。

  法师:你自残总有原因嘛,你自残有原因的时候是换一种方式惩罚对方来自残,还是一种关系。这没有问题,就是一对范畴,在这对范畴里我们去探讨善和恶的关系,这个没有问题在这个语境里边。但是你刚才给出了两种状态,一个是相互帮助,第一种状态那就是善,如果相互伤害那就是恶,对于这种界定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说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员B:我觉得不对,相互帮助抢银行就不对。

  法师:你怎么回应呢?你说怎么回应?

  学员A:相互帮助,我觉得要理解这里面相互帮助的意思。

  法师: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偷换概念,偷换概念就是你要去抢银行的那当下你两个人已经合二为一了,你就成一个对象了。这个时候你面对做银行这件事情来说,你们俩在共同做一件事情,这是善还是恶,所以我们不带偷换概念的。

  那么有没有第三种状况,一个人帮助另外一个人,而另外一个人在伤害这个人。我们先看组合嘛,组合肯定有这个状态。

  学员C:对于一部分人是善的,对于另一部分是恶的。

  法师:相互帮助当然那很好啊,相互互为善法,这很好。

  学员D:事情本身没有善恶嘛。

  法师:事情本身没有善恶,那善恶是怎么产生的呢?

  学员D:因为分别嘛,人和人的分别。

  法师:所以善恶不在造业的主体,而在领受的那个人。可是如果我们这样看的话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界定善恶的时候是从业上——造作这件事上来看的,你如果从领受的主体上讲那是感果。那是感果,别人造什么业了呢。你为孩子买一个东西,他喜欢他高兴,他不喜欢他伤心。当下这件事情来讲的话我们在造一个业,给孩子买衣服这件事情,孩子在领受一个东西。我们怎么去界定我们造作这件事情本身的善恶,怎么去界定它?发心,什么发心呢?

  学员E:有漏无漏。

  法师:大家把我假想成我是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人,你要给我讲明白。你要说有漏无漏,我还以为我家桶漏没漏呢。

  学员E:我和你说啊,你的内心要怀着好的目的,好的结果,如果做这件事情你的良心安稳了,就是善。

  学员F:可是有的人做了坏事才心安呢。

  法师:有的人他不做坏事还不安心呢,做了坏人以后就安心了,是吗?不管怎么样子,大家刚才已经开始探讨了,一个从果上去判断,从目的上、好的结果上去判断;一个是从自己内心上、良心上、良知上(去判断),所以我们这样探讨下去,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角度去判定一件事情是善还是恶,对不对?(学员:对)。我们不同的角度去判定它,代表着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去体会善恶的时候大体是这个方向去思考的。

  但是我们没有反思过,我们这样一种安立——它的根据、它的合理性在哪里?一般来讲过去我最初接触文化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兄长他说的对善的界定曾经很长的时间影响了人的一种思想,他认为善是什么呢?叫做:利他是善。

  学员A:就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

  法师:利他是善,这样一种观念就影响了自己。以这样一种观念来讲,什么是恶呢?

  学员B:利己就是恶。

  法师:利己就是恶?

  学员C:损人就是恶。

  法师:好,可是我们这样界定以后,善恶还是对立的呀?对不对,你利他就是善,你不利他损害了别人就是恶啊,在这里面我们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联,对不对?(学员:嗯),我们不考虑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好还是坏,我们就是要利益他,这叫善,然后伤害了别人就叫恶,对于这个界定大家认同吗?

  学员A:嗯,认同。

  学员B:不认同。

  法师:不认同?改善一下。

  学员B:我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我们对一个穷人要怜悯,但是这个穷人(会觉得)呢,你怜悯我说明你在可怜我,我就不需要你这种可怜。

  法师:对,你伤害了我的自尊,你以为你在利益我,帮助我,可是你伤害了我,那这个又回到了原来那个标准上去了哦,到底是看发心还是看结果,如果你伤害了别人那你就是恶。对不对?即便看上去你在帮助别人,实际上最后结果你伤害了别人,这就是恶。

  这个判断标准很明确啊,就是看结果,这个看结果的时候啊,因为既然我们的重心在对方身上,我们一定要考察对对方的影响,这件事情一定要非常清楚,我做了什么事情,不是说我发心好就是好啊,就一定是善啊。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七

  可是如果对方领纳的是伤害和痛苦的话,请问你的善这个业怎么能成立呢?你说你发心好,你发心好就是伤害别人,(众笑),这个“好”在哪里呢?可是这个结果和我们的观念又不同啊,我们发心就是要纯正,就是要去帮助别人啊。

  事实上没有帮助别人那不是我发心的问题,是我智慧不够啊。我还需要多了解、增加这种智慧,我不会否定我这个发心啊!所以他慢慢又会回归到这个以动机、以出发点上来判断这个善恶,善和不善,所以到最后我们这样讨论下去,你就会来来回回在这两个点上去检点它。

  实际上我们了解了业这个概念以后就会融合它,这个业本身就包含四个要素,有这样四个要素都必须要去考虑这个业才圆满,大家知道“圆满”这个概念就成立了。最后你对什么人,比如这样一个乞丐,这是个事;我以什么意乐、什么心情去做这件事情;做的方式是什么,我要帮助他不一定非要给他钱哦,对不对,方式太多了,方式很多很多,这是加行;行为啊,最后结果确实帮助到了他,这个业就圆满了。实际上我们要去帮助他本来就要考虑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不可能用单一要素去决定这个业本身,本身性质上我们可以判定,从意乐上、从结果上那一定要是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啊。

  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什么,就是在这个定义上,大家刚才在这个定义上没有去提这个概念,我在这儿做了一个补充,在这里边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去了?我们利他的事情是不是一定是利益自己的?如果加上自己的话,组合就多了:利己,利人;利人,损己;有这样的事情吧?牺牲了我自己帮助了别人,牺牲了我自己,这种牺牲的精神可嘉,但是我们认为我们牺牲了自己,我们损害了自己,对不对?

  学员:嗯!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七

  法师:对啊?(法师笑)是不是这样子?加上损人也一样,存在不存在损害别人一定会利益自己的事情,还是说损人一定会损己?一定要加入这样一些概念做些探讨。以前跟大家分享过这一点,目前我的一些体会,大家还可以去探讨,利人的事情一定是利己的。

  学员A:最终是利己的。

  法师:最终?At last。最终,最终到什么时候?(法师笑)请问什么叫终?哪个终才叫最终?

  学员B:感果的时候!

  法师:好,这个存在不存在损人能够利己的事情?

  学员:不存在。

  法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生命的一体性在这儿体现出来。就是自和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双方,绝对不会存在一种状况,什么状况?你做这件事情对别人有利对自己没有利益,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意识到的话,那是因为我们没意识到而已;反过来讲同样成立,这件事情对我们自己有利的话,对人肯定是有利益的,如果没有发现利益的话,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不然的话我们在概念里面就会存在很多矛盾,我们这件事情,它的利益和价值只是对生命的成长,对心与心的互动来讲的话,它是一个互动,这互动本身要利益就是双方的,要损害就是双方的。不存在双方一个获得利益,而另一个被损害了,这样的事情不存在。

  就这个概念来讲的话,我们要把这个“利”要重新来去认识一下,什么叫“利”?我们觉得说,现在是商业社会,都是追求利益,都是损人利己。这个“利”的概念,我们现在把它已经狭隘化了,这就是整体直观失去了,我们的生命已经开始变成局部的了,所以存在一个对我利益对别人伤害的事情,只在这种状况下存在。

  如果我们是整体直观的话,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利”是什么?“利”就是“义之和”。义利,在我们古人的观念里,在《易经》里边就是这样定义的:利者,义之和。利啊,就是义之和,义就是适宜。在一个整体共生的环境里边,大家整体上都有利益,这才叫真正的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存在一个阶级获利而另一个阶级损伤,你以为你获利了,实际上骨子我们已经损伤了。

  所以当一个社会两级分化的时候,一个阶级压迫另外一个阶级的时候,整体共生的环境已经被破坏了,这个是不可能持续长久的。义之和已经失去了,真正的利益已经失去了,这个国家正在消耗,消耗过去那个正在共生的环境里所累积的财富,它一直在消耗。所以,它所谓的剥削只是过去财富的累积里边,它一直在消耗而已,这还值得消耗吗?这个社会走下坡路那是很快的。所以这个共生的环境被破坏以后,才存在对我有利对别人伤害,这样的事情才存在,非此即彼的事情才存在,在一个共生的环境里边,这个一体性就不存在了。

  好,那现在我们回到这个概念里边,如果我们用利和损来界定善和恶的话,那这个概念是不是又是截然相对立的?是不是?利的时候才是善,损的时候那就变成了恶了。

  怎么去理解它呢?这也是一个截然相对立的概念,怎么相互依存,大家能给出一个解释吗?我们概念里面,无论怎么去解释它,都会存在这样对立,所以在这我要引入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逻辑”,逻辑上的矛盾。这个逻辑是严复在翻译西方logic的时候的一个音译词叫逻辑,后来牟宗三先生又翻译的时候叫理则,道理和法则,叫logic。logic希腊词叫“逻各斯”(logos),逻各斯它的大概意思是说话、文字,当然也叫逻辑,这是古希腊里面用logos来代表什么呢?代表 “道”,但这个道它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以后,形成以后一种可表述的一种状态,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逻辑就是人的认知,思维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它反应是自然存在的道。

  在这里边我们就要引用一个老子说的那句话,在说这句话之前,我们先简单把这个逻辑再分两类,这逻辑一般分两类,一类就是形式逻辑,一类就是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就是语言可以表述它,所以在形式逻辑里面有几个根本的要素:概念、判断、推理。我先介绍,然后再举例子,大家先忍一忍。

  这个是一个形式逻辑,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到辩证逻辑以后,就变成一个动态概念了,辩证:辩,辩论,证,实证,通过辩论思辩,这个概念到底它的合理性,它的内涵,你要去辩,辩以后呢?要去实证它,所以这个辩证本身这个词是很有内涵的,思辩、实证最后体道,而在这之前是一种形式逻辑的状态,形式逻辑它是需要连续去判断它的。

  举个例子,概念,佛是不是概念?(学员:是)

  人是不是概念?(学员:是)

  数取趣是概念。善是不是概念?(学员:是)

  恶是不是概念?(学员:是)

  这都是概念,这都是形式逻辑的范畴,在这些概念里面决对不允许矛盾,彼此之间是不可能矛盾的,概念有了以后下面就开始有判断了,什么判断呢?人人都可以成佛,是不是一个判断?(学员:是)

  人的概念有了,佛的概念有了,自然而然人就会问,人和佛是什么关系呀,人可以成佛,这判断就来了。人又开始区分了,有善人有恶人,对不对,所以推论了哦,概念、判断有了,下面加上推论,恶人也可以成佛。善人可以成佛,恶人也可以成佛。

  这个推论没有矛盾吧?(学员:没有)。

  绝对找不到矛盾,这就是形式逻辑,非常严密,概念界定清楚,有判断有推理,那么辩证逻辑在讲什么呢?

  辩证逻辑可不那么好骗,可不那么好哄,它要追究要问人是什么,佛是什么,善是什么,恶是什么?给它任何形式逻辑定义,它都可以找出漏洞来,让你这个概念成立失去根据,就是辩证逻辑。所以辩证逻辑是一个解构的过程,你不是形成这个概念了吗?它给你解构,把所有人和佛之间,善和恶之间的关系它给你解构掉,辩证逻辑,最后回归到那种不可言语的精神状态里边,那就是实证的境界。

  所以后来西方那些人他们了解印度、了解佛法以后,他们发现佛法里面真的有辩证法,那还用讲么?我们中国的文化里边也有辩证法,尤其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辩证法处处是这样子,对不对?黑格尔就特赞叹。你还用说么?那就是实证啊,对道的一种体验,他就是体验到了,这就是辩证啊!对不对?

  在这我们要看一看去回归啊,人和佛之间,善和恶之间在形式逻辑里面、概念里面一定是不矛盾的,他一定是黑白相分开的。这就是善人,这就是恶人,一定是要划开的,划开界限。人和佛也要划开界限,对不对?肯定要划开界限的哦!人就是人,你凡夫就是凡夫,你还是佛啊?肯定不是佛,对不对,人家顶礼那个佛像也不顶礼你,对不对?肯定人和佛是不同的。

  我要问人和佛是不是两件事情,是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件事情?善和恶是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件事情?不是吧?辩证法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思考人和佛之间,不一不异;善和恶之间,不一不异。所以龙树菩萨就出来了,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就是什么?这就是辩证,这个辩证一旦进入这个领域里面,大家就开始什么?大家就开始飘了,开始飞了,飞飞飞飞到有一天就掉下来了,摔得鼻青脸肿。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不来玄的啊,当然谈到这个层次上我们是不玄也得玄。在《老子》第一句话里面讲,“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意思呢?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对不对?解释没有问题啊,意思就样通顺下来了啊。那么我们再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来看一下啊。道可道,可道就是形式逻辑;非常道,常道就是辩证逻辑。可以理解吧?“可道”的那个“道”就是形式逻辑,那个“非常道”的“常道”就是辩证逻辑,所以这个道——形式逻辑里面的那个“道”不是辩证逻辑里面的那个“道”。可以理解吧?可以理解啊。

  “常道”就是辩证以后的,就是他实证体验到的那个东西,那个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你一用语言表达就完了,语言表达必然符合形式逻辑,一定会落入形式逻辑的范畴里面去,那就是可道之道,一定不是我们那个辩证逻辑里面的“道”。

  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形式逻辑里面的道呢?这不是有意让人进入陷阱么?这样两个“道”让你是好理解还是好执着啊?你是好理解还是好隔阂啊?这个就矛盾了。所以我们要警惕警觉:形式逻辑它是一种双刃剑,这个双刃剑你警觉一下进入辩证逻辑啦,你不警觉就进入那个死胡同里面,产生非此即彼的种种执着。

  语言这个工具它可以帮助人去解脱,同时也可以增加人执迷的程度。以前的话,你不了解名言,你还不知道该怎么执著,了解了以后那执的可起劲了。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阿罗汉啊、菩萨啊、什么佛啊、还几地几地啊。学了以后发现,“诶,周边的人大部分都是凡夫,很少有罗汉,菩萨的话反正基本上我看就我一个,佛嘛反正我差一点就成了。”

  这个就是可道——形式逻辑里边的道已经增加了人的执取,就是有了这个凭借,我知道该怎么去执取了,那执的可起劲了。所以那些吵架吵起来特起劲的人,一定是学的非常好的人,包括好多的争端、战争一定是那些执着的,不是不了解,它是了解的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还没有通透的时候,那是一种对立。

  那我们回过头来去看,看什么呢?当我们在用形式上逻辑去判断善和恶之间的时候,永远辨别不清楚善和恶之间的一体现是怎么体会出来的。体会不出来的。现在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或者改换一个角度,大家就可以体会到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不以我们利他或损他的标准来界定它,以我们的《说文解字》来界定它,这里面就有意思了。

  什么叫善?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肯定不是利他就是善,那是什么叫善呢?“善,吉也”。吉祥,问什么是吉?他就反过来给你界定了,吉就是善。恶呢?他可不给你界定说不吉就是恶,他可不这样界定,如果这样界定的话那就不是我们文化的特点,我们文化特点就跟你转圈圈、绕圈圈,什么时候把你绕晕了,好了,你就混沌初开了。把你的名言都给你混沌,混沌以后就返璞归真了。

  这个恶就是“过也”。过就是恶,有意思吧?太有意思了。不要“过”哦,一过就恶了。所以人不要过,这个度把握的好就是善。其实如果我们从这样界定来讲的话,如果不过——度平衡达到的话就是善,善的话就是吉祥,吉祥如意。这样一界定是不是很清楚了?非常清楚了。恶是什么状态?恶就是一件事情“过了”。那什么是善呢?我们不说吉,吉是结果,结果一定是吉祥的。什么是善呢?就是这件事情刚刚好、恰恰好的状态就是善。

  我们现在可以去观察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情,善恶可以判断了吗?(学员:过了)过了,太过了。或者反过来讲是“不够”。但是“不够”在这儿没有讲。不吉的状态,他主要是讲“过”的状态,因为一般情况下是很容易过的,不吉是很难的,主要讲的就是过的状态。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过”为什么会过?我们做一件事情,以我们刚才判断的标准是利他,我希望帮助别人,这件事情界定它是善没有问题吧?所以我们就觉得说:我就是在做善事啊!一直都会有这个观念,可是以这个觉照你再觉照以后你会觉得发现“过了”,就是一种恶。这个“恶”我们稍微的解构一下,一看这个字——不祥,它难看,再写一下,我们看看是不是更难看。难看吧?一个亚,一个心,不吉祥。心憋着了,心的灵活性、自主性、创造性没了,被什么东西压住了。这个亚,《说文解字》里边怎么解释呢?有意思哦。亚,亚军、亚洲,第二的意思。亚,《说文解字》里边解释:丑也。亚就是丑。丑吧?很丑。心的丑陋的一面,恶。就在心的外边包装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把心给丑化了。到底什么东西把我们的心包住了呢?烦恼、贪嗔痴、无明,哪来的呀?这些词都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执。

  所以老子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人之所以会有过失,是因为人有执。执什么呢?执取。人一旦有执取,完了。人执取的那一点,刚开始初发心和动作可能都是善的,以我们原来的定义都是善的、好的。但是因为执了,完了,这样一个动态的平衡,或者整体的直观失去了。

  当我们越来越认为某一方面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小心哦,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在这方面一直做一直做认为它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人的执会导致人们的过失。所以后来就讲短板理论,木桶效应。木桶里边盛多少水不是由最高的木板决定的,是由最低的木板决定的。最低的木板到哪儿水就盛到哪儿,再盛多的话就漏出去了。什么东西漏呢?这叫有漏哦。有漏怎么产生的呢?执。因为执取产生以后,我们的心被压住以后,在这方面心就成长不了了。心成长不了以后,这方面的过失就产生了,这种状态我们称它为恶。所以这个恶你会发现这种定义它是非常人性化的,非常动态的一种状态。什么时候我们心的灵活性、心的生命力被损伤了,那个状态就是恶,就是有所执取了,这个执取已经让我们心的本来具足的灵活性、动态的状态和它的一种整体直观失去了。

  这时候我们做的一件事情,我们以为可能是好的、对别人有利益的,可能到最后的结果是对别人有伤害的。这个以我们现有的智慧和观照是不可能做出合理的判断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光被局限住了,整体直观失去了。在这种状态里边,善恶是不是就不容易分成两件事情了?一件事情,两种状态。这个度把握的刚刚好的时候就是善,过了就是恶。是不是两种状态?动态平衡。

  所以《易经》里边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他讲的终日乾乾,一天到晚他是一种乾(乾就是刚健的意思),一天都是非常精进。健:用佛法来讲就是精进,一直非常精进非常努力。夕:夕阳、傍晚。惕:警惕。厉是危险。就好像我面对很大危险的一样,非常警惕。在这种状态里无咎,无咎就是无过,没有恶。没有恶就是善,就是吉祥。

  这种状态我们真的是很难讲,有时侯如果我们对善恶没办法这样去体察、去观照的话,你会把善恶本身就像黑天和白夜一样,给他定性以后,人的执取就越来越严重。你会以为说我在做一件善事,为什么结果就不好呢?可是你别忘了,动态的平衡失去了。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可能给别人带来伤害,你根本搞不清楚的时候已经过了,这种过结果怎么可能是好呢?对不对?夕惕若厉、夕惕若厉,当然这种描述它是一种,也有人认为他是一种“互文”,互文的意思就是说,其实白天和黑夜都是这种状态。白天黑夜都是非常精进,白天黑夜的状态都是非常的警惕,就好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知道哪一刻、下一步很可能就踩到那个深渊里面去了,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掉进那个冰窟窿里面去了,你能不小心吗?

  真理过了半步就成了谬误,度不能够超,你一超就完了,过了。过以后呢,对我们生命的成长就产生反面的作用了。所以你会发现,善恶这样一种动态里面,你进入这样一个动态以后,这个所有的过去所固有的成见和概念就被解构掉了,他完全是一种动态的状态。

  好,这是对善恶的一个体会,是从这个角度来尝试着去体会一下善和恶的一种辩证、一种动态的平衡的一种相互依存性。在这个相互依存性里面,其实我在想:孔子无论是他在给弟子的互动里面,还是在后来《中庸》里面,描述更多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庸之道的时候,其实反反复复在讲这种状态。什么状态呢,中庸之道。这个中庸之道就是所说的无过、无不及,这个无过、无不及啊,你又不能执著于这种状态,因为你执著于这种状态以后,人到最后就完全庸俗化了,把中庸之道已经庸俗化了。庸俗化以后就是没有棱角了,就是人不起作为了,然后处处就是老好人。老好人孔子讨厌的不得了:“乡愿,德之贼也”。“乡愿”,老好人,老好人就是后来庸俗理解化的中庸之道,孔子讨厌的不得了。“德之贼也”,所有的美好品德都是因为这样的状态被他偷走了。

  到底是什么一个中庸状态呢?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话来描述他,叫什么呢?说有一次,夫子就描述大舜,舜一直是他所仰慕的一个典范,他认为舜的智慧是大智,大智的状态里边他认为是好问,非常喜欢问。然后体察,体察什么呢?体察每个人所说的话,他所蕴含的什么呢?“迩言”,“迩”者,浅显、近的那些话。看起来很平常,他就是体察它,体察每一个人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隐”,隐去。这个隐去啊,你可以理解为是掩盖,也可以认为是无形中慢慢去解构它,去纠正它;“扬善”、“隐恶扬善”就是“隐恶”把他所执的部分慢慢给解构掉。每个人都有执取,每个人他的动态平衡都死掉了,死掉的时候给它激活它;那种局部的整体直观失去的时候,他执着于局部的重要性的时候,给他结构,慢慢去认识到整体的一种观念,重新给他树立起来,这叫隐恶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他执的时候,执其两端,这两端是什么呢?善恶吗?过去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认为是形式逻辑善恶的话,你隐恶扬善就是把恶的给大家隐藏,把好的给大家展现出来,你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话,他时时刻刻在解构的是那个执着。这个执着就是两端,要么执着这个,要么执着这个。就是人的观念里面,这个两端是一个很形象的描述。凡是事物,都有两端,有的人执着于这一端,有的人执着于那一端。就像我们买卖商品一样,买主啊说我买五斤,好,他现在把这个秤砣先放上五斤那个星那先定位,这边开始称。称的时候这个卖的人,总想让它少一点,压得这个秤砣这边低一点。买的人就想多一点。

  总之就是每个人他会执着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端的时候,他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他会执着比较重要,那一端就开始加强了。而另外一个人站在他的立场上的时候,他把他的认为重要的一端又加强了。所以他在看这个事情时,总是从两端里边取一个平衡点。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动态地平衡。这个难不难?就好像别人吵架,你跟着劝架一样。这个劝架可不好劝,劝不好就引祸上身了,搞得两家人对你都有怨恨。中间这个人很不好判,他一定要对谁都非常客观、公正,他能观照到到底问题在什么地方,他一定要做到非常均衡。这样的人值得人信任,不容易做。不要有偏心,一旦有偏心,完了。

  所以叫“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就是这样的人,你看不声不响,听别人说话,那个问题四两拨千斤,给它拨掉就把问题解决了,就这样一种状态。好,这个是不是让人仰望啊?(学员:嗯)。

  那么当夫子在这样去评价大舜的时候啊,我们知道我们一个人再去评价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能评价这种状态,说明评价的那个人他已经有所体会了。他怎么体会的呢,我们来看另外一句话。那句话就叫什么呢?夫子就说自己:“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真的很有知识吗?没有。我是很无知的人。这个给人的感觉啊......因为夫子十五岁以后就致于学啊,所以学问很快就广博起来了。那种博学的美名远扬在外。人家说:哎呀夫子你真博学。夫子说,我真的很有知识么?没有,我其实什么也不知道。“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有一个人,很普通的人来问我,问我什么呢?问我一个问题,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空空如也,囊中羞涩,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他。

  夫子是怎么回答的呢?“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这个词很妙。(法师板书:“叩其两端而竭焉”)。他空空如也,这个空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无知啊?不是,那绝对不是。空空如也,他内心没有任何的执取,这是空性的状态,是般若的状态,他能够动态地平衡整体的直观,对他来说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他刚开始没有执取任何的东西,所以当他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很容易知道别人在执取什么。你执取什么,就叩你什么。最后叩的那些有警觉的人啊,就是很有自觉反照的人,他一听就知道,哦,我执取这一点,我要放弃了,我要调整了。有的人还不知道,那没办法,那只好再吃苦,吃到一定程度以后,发现原来是这样子。

  这也是叩哦,叩其两端。那两端啊,就是他执着哪一端,就叩哪一端。最后呢,竭,把他那个执取给竭掉,竭尽他的执取,最后他在这一刻的那个死角就给他激活了,他那个局部的执取就给全局化了。这样说可能有点形象。

  我们举例子,夫子他怎么去“叩其两端而竭”的。《论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的场景,这些生活的场景虽然没有描述某一天、如是我闻,没有达到那个描述。但是它其实背后都有场景,我想他们也是吃完饭,老师跟弟子之间聊天,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喝着茶,然后聊天,聊什么呢?因为这个气氛很活跃,大家也就不羞涩了,有什么问题就问了。

  子路就说:老师啊,闻斯行诸?我听到话以后是不是立即行就可以?子路践行力非常强,实践力非常强,所以听到以后就想去行动。老师,我这样可不可以?其实大家可以体会,子路在问这句话的时候那个心理状态。

  老师说,这怎么可以啊?!这绝对不行的,你父亲还在,你的兄长还在,你怎么可能一听什么事情马上自作主张去做了呢?不可能的!你一定要回家去问问老父亲,问问兄长,说可不可以,可以,做;不可以,别做。给他这样一个回应。

  冉求(字子有)一听不甘示弱,说老师啊,我是不是可以“闻斯行诸”?我听到以后是不是可以做?老师说,好啊,可以,你去做吧,听到以后就要去做。

  这件事情,同样的问题夫子的回答是截然相反,就这一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好多的弟子的问话,大家可以去看,同样的问题给的回应都不相同,层次差别非常大,角度差别都非常大,这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就不明白了,老师啊,为什么子路问你给一个回答,冉求问你又给另外一个回答?然后夫子就告诉他,冉求他的性格是退的,他的性格偏弱,遇到事以后退缩,“故进之”。叩他这一端,你别退,叩你一下,要进。而子路呢“兼人”,“兼”指兼并,公司合并。由他的性格“兼人”,朱熹解释是“盛”,盛气凌人的“盛”,盛力的“盛”。“兼人”就是那种盛气啊非常的盛,做什么事情大家意思就是这样的了,其实他也没问别人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去做了,自作主张。就是这样,“故退之”,给他叩一叩,退回来,一定要征取一下别人的意见,性格中间再中和一下。

  “叩其两端而竭焉”,把每个人性格中的偏失给他调和,那个性格偏失佛法里面讲叫业相,我们世间的话叫性格。性格中间他有偏失,夫子在调和的时候,调和的是一种性情,他看到性情中间弱的一面或者说急的一面,适当去调和他,性格慢慢就中和出来了。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种动态的平衡,就是面对每个场景的时候,他去观察每个弟子,每个生命状态里面他的偏失给他调整过来,这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自在”。听到的人明白了,哦,我就是这样子,我不自在的时候我调整过来,就自在了。

  好,对这块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员:法师,你说为什么过失的人有执取,有执着,那为什么“择善而固执之”,不是也是执,也是执着吗?

  法师:“择善而固执之”,这固的更历害了,坚固的执著,那不是成了大恶了吗?一部经典里面怎么可能出现如此的错误,怎么会如此前后的矛盾?怎么去中和?择善而固执之,这个“之”是什么?是“善”吧?坚固的执著于这个善法。

  这句话很有内涵,这可不是我们一般讲的什么善你去执著它、去做,可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很容易就过头了。所以这个择善,为什么要拣择这个善法,一定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后笃行之,才就是固执之。前面广学多闻以后拣择那个善法,那个善法就是中庸之道,就是一种平衡之道,就是一种整体直观,他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空性的道理,这个善就是空性,我们一定要去拣择,拣择这个空性,最后理上通达空性以后,固执之。就是任何时候都要去体现你的动态平衡,任何时候都要去觉照你的执著在什么地方,用空性的智慧去照破他,这叫“固执之”,不然的话你就根本解释不通,所以是这样一种状态。

  后来《中庸》里面夫子继续在赞叹他的弟子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执善而固执之。择乎中庸就是择善。他在择乎中庸的时候,就是在任何一个场景里边,他都在“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时候,就是那个中庸之道的时候,这时候他有一点点体验,得一善,那一善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善法。得一善,就是他在一种场景里面,把中庸之道运用上去了,他体验到这样一种空性的状态了。“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拳拳服膺那种空性的状态,那种体验,人生真是美啊。那种喜悦,那种破掉执著以后,他所展现出的一种生命的灵活性——动态的灵活性和他对于生命体验的整体性,那种状态是非常美妙的。拳拳服膺,不愿意失去。所以夫子讲,回啊三个月都不违仁。三个月都不违背仁的状态。那个仁的状态其实也是中庸的状态下,境界高吧。所以啊真的是孔颜心法,孔子和颜回这是心法相传的。其他的弟子还不太容易进入这种状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就是每天能够偶尔去体会到一种,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在把动态平衡大体上做了一个介绍。整体直观中间已经几次提到了,在这再简单的作一个说明。这个整体直观用我们现在世间的话来讲就是大局观念。这个人啊很有大局观念,这个人很大气,考虑事情方方面面很周到,这人不小气,不钻牛角尖。所以他对一个团体,或者对一个社会问题的分析,他就能够从整体上去观待,这就是大局观念,这就是整体的直观。

  这个所谓的整体直观在儒家里面讲,主要就是伦理关系,人伦之间。像这个人他的体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一种关系,这是一种整体。这个整体是两个人在一起互动的时候一个整体观念。这个整体观念,一损,对方也损;一利,对方也利,因为他是一个整体。可是,如果到我们《道德经》里面,它那种整体观念……当然,儒家里面其实到最后,我待会还会分享,《孝经》里面,它那种整体观念已经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只能说它的侧重点。

  在《道德经》里面它也是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的一种体验就更加的开阔,它是把自己的生命和整个道在生宇宙万物的时候,整个的是一个整体直观。当然《易经》里面就更不用说了,它整体上是把宇宙,整个宇宙和整个的人生融在一起,来去观待彼此之间的关系。

  所以以我们现在这种智慧去读、去研究这些经论,特别是像《易经》的话,那真是云里雾里,根本搞不清楚在讲什么,真的是像天书,比佛经啊,我觉得难太多了。但是没办法,谁让我们是中国人呢,谁让我们是炎黄子孙呢,一定要去了解,这是古人的智慧的核心就在这里面。它看待这个问题,都是从整体上去取向、整体上去类比、整体上去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趣入的时候根本搞不清楚在讲什么的时候,在这种情景下,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生的是什么?喜悦。

  因为你不懂,不懂的情况下我们今天已经生活的那么好了,你想想看,如果你将来懂的话,你会生活成什么状态,不可想象。人的智慧、人的前途那是不可限量的,就是它的智慧太高深了,所以我们以我们的浅智啊,根本搞不清楚它在讲什么。如果真的要类比的话,就跟《华严经》有点相似,《华严经》讲什么?法界缘起。这个法界缘起,真的是把个人的生命、众生的生命、宇宙万物放在一个共业的环境里面去,整体考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时候,所得出的很多的观测结果,非常难。正是因为它难,所以给我们提供了更加要努力学习的这样一个目标和动力,这是一个整体的直观。

  这现在说的都比较玄啊,说一点稍微近一点都没有办法,因为它这个本身就是玄的。那么在《孝经》里面,以前没有体会到,因为最近在学这个《心经》、在学《道德经》,后来发现《孝经》整个的格局是这样一个大的格局,它确实有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平衡、整体直观在里面。就是有这种整体直观在里面以后,人的一种心性的,我们平常说的人的心性的格局,就是它很容易平衡,就是我们有时候你会发现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喜欢做的事情、认为重要的事情的时候,那个劲源源不断,活力特多,时间又特多,精力特多,一遇到那些心烦意乱的、不喜欢的事情时候,你会发现一点时间都没有,你会发现怎么那么烦人啊,你会发现那种心的不自在性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

  可是,所有这些事情,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对于我们生命来讲都是它组成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你照顾不好,将来它就会出问题,出问题它就损伤,他损伤在我们所擅长的一面,它的根基就失去了,你将来根本走不上去,就是在你所深入的地方,你根本深不进去了,就是“短板理论”,就是那个桶。

  我们不要以为说,过去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接触一种观念叫:一好遮百丑。干什么呢?学习好,什么都好。所以这一好,就是那个木桶啊,一根一直长一直长,结果到最后水就是那么浅。没办法,人的生命他的格局他的眼界就是这样子,俗里俗气的,让人忍受不了。有时候你也读书,好像读的也很多,好像也是硕士毕业、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俗,这个眼光、眼界太小,处理问题格局太小,出现问题以后解决不了,什么原因呢?器,君子不器,他器了,一器就小人了。这小人啊,就是格局小,没有整体观念,所以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总是忽视太多的因素,一厢情愿在处理一些事情,结果给很多人、事带来很多影响。这些影响都是因为我们整体直观失去了,所以做的每一件事情,对别人产生的影响完全不知道,不知道产生什么影响,所以等这些影响回馈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这些事情有这样的影响,那时候才警觉,才会慢慢去回归。

  那么在这集中给大家分享,在《孝经》里面第八章叫孝治篇。孝治篇,第八章,我给大家读一下。因为这个说实在话,不如《论语》、《四书》那么熟,我怕错了。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过去那些明王,他以孝来治理天下,他内心里面不敢啊,大家想想看,都是明王,都是天子了,还有什么不敢的?他不敢的可多了,他处处不敢,不敢的状态大家去体会一下,就是“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不敢。君子有三畏,他有敬畏,有敬畏人就有中道,没敬畏中道很容易就失去了。

  他不敢遗(遗,遗忘、遗漏)那些小国的臣子,那更何况那些“公、侯、伯、子、男乎”?他身边的那些臣更不用讲了,更不可以遗忘,心里面在想着他们,他没有漏掉他们。所以“故得万国之欢心”,整个的、万国都欢心。大家都晓得有一个明王、有一个王、有一个天子在想着我们,是不是整体、整体直观?是啊!一个国家发生问题以后,马上他动了,他要去解决这些问题,他知道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啊!他知道这件事情如果解决不了的话,马上对别的国家产生影响了。说:这个天子没有关心我们,我们出了问题也没有人救啊!失,失去民心啊!就是这样失的。大家不要觉得说,好像这些事情没有直接针对那些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那影响可深了,老百姓的眼那是雪亮的。

  下面是“治国者”,治国者,治理国家的国君,他不敢侮辱,不敢侮辱那些鳏寡,就是老而无妇,没有妻子的人叫鳏,老而没有丈夫的人叫寡,对这样的人啊,需要照顾,他没有去侮,侮是侮辱啊,当然不会侮辱,就是让他的生活没有失去尊严,让他生活得到应有的帮助。所以更何况他那些士民啊,士——那些为百姓为朝廷做事情的人,和老百姓,那更不可以忘记。“故得百姓之欢心”,整个天下百姓就特别的高兴,说有人在惦记着他。

  所以“以事其先君”,你看因为这个国君他惦记着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些事情啊。他“以事其先君”,他的先君,就能得到侍奉,是不是整体啊?整体直观就出来了。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看似跟另外一件事情没有关系,但是关系产生了,这就是整体。

  我们搞不清楚在这个整体里面相互之间,业之间是怎么相互作用的,你根本搞不清楚。有时候我们对整体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后果会产生在另外很多很多事情上面去,这就是整体直观,这就是动态的平衡。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永远超乎我们的想像。

  后面又继续讲“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治家者,治家的那些卿大夫,他们不敢失信于那些臣,他的臣子和他的那些妾,更何况他的妻和孩子呢?妻子和孩子,他更是不敢,他不敢失于他的妻子,整体直观。

  所以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人在的时候,人心安啊,天下太平。每个人心都非常安,因为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们,整体直观。可是,如果做为一个为政者,做为一个在高位的人,他内心里面对一部分人失去了,他冷淡了,忽视了,整体直观就被破坏了。这个破坏的影响,到底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们搞不清楚。

  后面说“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他的双亲就可以得到奉养,所以,当他这样对待臣、妾的时候,当他这样对待妻子的时候,他的双亲就会得到很好的侍奉。整体,整体的一种互动。

  最后“夫然”,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后面“故生则亲安之”,父母还在世时能够享受内心非常的安、安祥;如果他们去世的时候也能享受到祭祀,是不是整体直观?在世的时候是这样子,过世以后也不会有任何的损伤。

  不仅如些,而且“天下和平”,整体又出来了。当人整个共生的环境已经造好以后,天下和平。这个天下和平就包括了我们的自然环境,“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明王孝治天下就是这样的结果,他在什么位置上,跟什么人互动,考虑的是什么,他是个整体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理解它为自在。任何的遗失,任何从整体里面的割裂,任何人为的思维、分别,这都不是直观,都会增加我们的执取,这些执取都会产生过失,这些过失就是恶。我看大家听的有点累了,可能我这个就过了。好,今天的分享我们就暂时到这。

  一般我们来学习的话,往往需要一个宗、因、喻,就是我们的观点是什么。自在,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就是这二点,对自在的二种角度的理解:动态平衡和整体直观。那么“因”后面这些,我引用很多的来说明,来说明到底这种动态的平衡是什么状态,整体直观是什么状态,成立我这个观点它的合理性。

  下面我们还要学喻,喻就需要我们生活中去体会,这个生活中去体会,可以拿我们自已生活的经验,你去观察它也可以。我不清楚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的影片或电视剧合不合适?但是我看过以后确实给我带来很深的影响,就是当我们学习在不断的深入,或者说角度在不同的时候,你再去看待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它给你的感觉。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生它给你展现出来了,所以集中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状态,尤其是这个作品本身还有文化内涵的时候,那更是给人以启迪。那么,要不要给大家推荐?(学员:要)。

  以前因为看过以后印象不是很深,不能够用整体直观或者动态平衡、整体直观来去解读它。那最近看到一部,当然是非常长啊,大家如果决定要看的话就慢慢看,叫《木府风云》。(学员:法师看过吗?)

  我给大家推荐,肯定我看过了。这个《木府风云》大家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它,但是这个影片对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个整体直观,这个整体直观在“木增”,就是木家少爷和女主角就是“阿勒邱”这两个人身上体现的是非常明显。这二个人是有整体直观的人,他们在做很多事情的考虑,就本能里面是从一种大局出发。

  那么如果说有时候他没有从大局出发,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这个障碍来自于他的奶奶、他的家族,会给他一种障碍。这种障碍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位置上以后,还没有形成新的整体直观。大家知道整体直观是相对的,相对就是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有什么整体直观,如果你没有这个整体直观,这个位置肯定做不好,没有大局观念,肯定做不好。所以做领导的人一定要有整体直观。

  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整体直观,一定不适合做领导,你这样做上去以后,肯定四分五裂,你放心吧底下肯定斗来斗去的。就是他顾此失彼,没办法去均衡,没办法去照顾全。因为他这个角色,他原来是个少爷,后来他作了木府的土司,他升为土司以后,身份变化以后啊,整体直观要接着跟着变化了,或者说家人对他寄予一种厚望的时候,他一定要突破个人的局限性。那个时候,他遇到很大的挫折的时候,一定要去突破,他是怎么突破的?他怎么去均衡的?

  这个从任何一个细节里面都可以去解读他,我觉得这样的影片确实是有它的内涵的。那个女主角她原来是一个侍女,这个侍女其实身份和地位都非常的低贱、非常的卑微,但是后来她成为木府的后宅的主人。这个人没有任何的心计,她全部是靠自己的“真”,这种整体直观我现在没有办法用其它的语言去描述它,就是整体直观,就是她心里边在抉择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一个从整体、大局出发,这成为她一种本能。这个我也不太适合做更多的剧透。这个当做一个“喻”去体验它,我想如果对这个整体直观这个有概念的话,我想我们的所有文化、可能这种传统文化的很多角度就比较容易去趋入了。

  好,今天我们分享就这儿。那么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们开始继续往前再迈一步了,要讲到菩萨了,观自在菩萨,菩萨后面的我们就继续往后分享,自在到这儿就结束了。

  我们一起做一个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